CBA联赛面临的售卖风波愈发严峻,除了一些国企俱乐部经营情况相对较好,民企俱乐部却在近几个赛季中遭遇了巨大的经营压力,步履维艰。广厦队虽然成为上赛季的标杆球队,但其在新赛季卫冕的几率依然不足四成。这一切的原因其实很简单——其他球队绝不会在休赛期裹足不前。山西、新疆、北京、北控等球队的引援力度将远超预期,这无疑会拉低广厦队夺冠的概率。如果广厦队未能卫冕,不仅其人气增长将面临难以达成的预期,连带的营收也会迎来断崖式下滑。因此,广厦队的管理层必须在休赛期投入更多资源,加强球队的引援,提升整体实力,才能避免这种不利局面。
然而,真正陷入售卖风波的球队究竟是哪支呢?在外界看来,这其中最大的疑点在四川队与江苏队。四川队的债务危机早已众所周知,特别是拖欠克劳福德薪资一事,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。江苏队则自从李楠卸任主帅后,球队的发展陷入了困境。尽管每年能从CBA公司获取一些分红,并且当地体育局也会给予一定补贴,但这些资金依然无法弥补球队长期亏损的局面。可以说,江苏队的收支一直未能平衡,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。而四川队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,连年亏损的局面也使得其在售卖过程中频繁受到潜在买家的压价,形势非常严峻。
展开剩余56%更深层次的问题,其实与国内体育消费的疲软密切相关。在CBA联赛中,能够盈利的俱乐部极少,而即便一些俱乐部能实现盈利,也往往是通过极限压榨球员薪资来实现的,这显然无法持久。试图借鉴NBA的商业模式来突破瓶颈,效果并不理想。尽管中国拥有14亿人口,但每年为体育竞技付费的用户比例不到1%,而专门针对篮球这一细分领域的消费者更是稀缺。CBA联赛的营收增长并未达到预期,而俱乐部不仅要负担一线队的运营费用,二线、甚至三线队的支出也需要承担。更有一些球队需要养育女篮,这使得民营俱乐部的运营压力远超常人想象。未来某一天,这些俱乐部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沉重负担而退出联赛。
那么,如何打破这种困局,成为当务之急。首先,要增加国内体育消费群体的基数。要从儿童入手,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,至少要让他们掌握一项体育技能。此外,家庭观赛氛围的培养也至关重要。通过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体育比赛的兴趣,既能避免孩子沉迷网络游戏,又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。篮球,作为国内三大球类之一,得到了国家的更多支持,但现实中,究竟有多少青少年将篮球视为消遣工具呢?要提升篮球在国内的影响力,不仅要加大体教融合的力度,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。只有从娃娃抓起,真正注重青少年的体育教育,CBA联赛的营收才能迎来质的飞跃,未来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发布于:四川省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