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8日晚间,上市刚满两年的亿道信息(001314.SZ)抛出一则重磅公告,宣布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朗国科技”)与深圳市成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成为信息”)控股权,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。
尽管公司强调“不构成重组上市”,但一口气吞下两家曾独立冲击IPO未果的科技企业,亿道信息的这一步,不可谓不猛。朗国科技曾两度接受上市辅导,成为信息更是历经中金公司长达三年的上市培育。
在AI正重新定义硬件、消费电子竞争日趋同质化的当下,以ODM模式起家的亿道信息,正试图用资本运作打开一扇新的增长之门。
并购标的成色几何?公开资料显示,本次收购对象朗国科技成立于2013年,注册资本7575.76万元,是一家以交互控制与设备互联为核心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,其产品线从基本电视主板、DVB、ATSC、IPTV、ANDROID TV到4K TV均有成熟的产品。
客户方面,朗国科技与Sharp、Philips、Promethean、Smart、Prowise、BenQ、Viewsonic、Ctouch、TCL、冠捷科技、京东方、鸿合科技、康冠科技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都展开合作,覆盖了美洲、欧洲、亚洲、澳洲等全球领域。
另一收购对象成为信息成立于2005年,注册资本5952.37万元,专注AIDC(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)领域,核心产品包括手持终端、RFID读写器、工业平板等硬件,均达IP64工业防护等级,广泛应用于物流、医疗、零售等十余个行业。其全球化能力较为突出,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与地区,服务超5000家企业客户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两家公司都曾积极谋求独立上市。朗国科技于2023年11月完成辅导备案,成为信息更是历经中金公司十期辅导,但最终均未能成功闯关。如今转身投入亿道信息怀抱,既是对资本路径的重新选择,也反映出当前IPO环境的严峻现实。
而从业务协同角度看,朗国科技强于人机交互与控制,成为信息擅长数据采集与应用。一前一后,恰好构成AIoT闭环的关键环节。这种高度互补的产业协同价值,或许是亿道信息果断出手的核心逻辑。
增长焦虑与破局之道亿道信息此次并购,从根本上说,是一场围绕第二增长曲线的自我救赎。
根据其2025年半年报,公司营收15.20亿元,同比增长19.24%;归母净利润1141.36万元,同比大涨96.02%,表面上呈现复苏态势。但拆解其收入结构可见,智能硬件业务仍贡献七成以上营收,而被列为战略方向的XR及AIoT业务占比仅12.14%,尚未成气候。
在消费电子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,依赖传统硬件业务的亿道信息虽实现扣非净利润1206.83万元、同比增幅608.80%,但绝对规模仍偏低,盈利质量亟待提升。
早在2024年5月,亿道信息就已将“AI+”确立为顶层战略,明确提出要加码XR与AIoT布局。在最新的公司调研会上,亿道信息再次强调,公司将进一步加强XR及AIoT、自主可控国产化产品领域的适配研发,以把握数字中国、新质生产力、人工智能、工业4.0等发展机遇,为公司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但由于自身研发转化效率有限,尽管AIoT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65.94%的增长,却因基数过低难以快速支撑业绩跃升。通过并购实现技术整合与场景拓展,成为眼下最高效的破局路径。
需要指出的是,尽管战略逻辑清晰,这起并购仍隐含多重不确定性。首先,两家标的的具体估值、盈利承诺、支付比例等关键条款尚未披露。其次,整合成效尚待验证。朗国科技与成为信息此前均冲击IPO未果,其财务规范程度、历史经营质量、团队稳定性等方面是否存在隐忧,仍需进一步披露。
对于投资者来说,眼下最应关注的,是即将披露的交易方案中是否设有合理的业绩对赌。这不仅关乎亿道信息的转型成败,更将成为观察AIoT领域整合并购能否跑通的关键样本。(本文首发钛媒体App,作者 | 周健,编辑 | 曹晟源)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